威客模式: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从而达到各取所需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于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体现了互联网按劳取酬和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
从本世纪初,互联网开始加速发展,各种创新型应用和互联网新概念不断出现,例如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博客、维基百科、RSS、3G、web2.0、长尾理论等。这些应用和概念与知识管理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管理已引起互联网界和知识管理学界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威客模式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管理的网络创新模式。Witkey和威客这两个词完全为中国首创。该概念最先由刘锋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提出。2005年,刘锋开始建立威客网witkey。com试图将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资源,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科技难题对接起来。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刘锋发现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并让解决者获取报酬是互联网一个全新的领域,于是他开始通过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对这个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因此提出威客理论。
在研究的过程中,刘锋提出三个相互关联的观点:
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子公告牌的功能不断分离,产生了博客,维基百科等互联网新应用。智力互动问答功能从21世纪初也开始从电子公告牌中分离出去。
二、随着互联网支付手段的不断成熟,信息完全免费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也具备商业价值,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买卖。
三、知识、智慧、经验、技能的价值化是促进人参与到智力互动问答的催化剂。
基于上述三个观点,2005年7月6日,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威客理论创始人刘锋在一篇讨论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威客模式的概念: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
2005年11月开始,中国相关媒体开始关注威客领域,
2010年11月18日,由国家工信部指导、重庆市政府、猪八戒网主办的首届全球威客大会暨威客网站CEO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来自全球排名前100名的威客(外包)网站的CEO及国内优秀威客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发布的《2010年中国威客行业白皮书》报告:中国现有超过100家威客网站,注册会员超过2000万,整体累积交易金额超过三亿元。
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就是通过网络做产品的开发需求调研,以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为出发点)。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在美国《连线》杂志2006年的6月刊上,该杂志的记者Jeff Howe首次推出了众包的概念,不过,从提出时间看美国人提出的众包比2005年在中国诞生的威客晚了一年。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包服务应运而生,在全球化3.0时代每个人都能以个体为单位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似乎把外包发挥到极致就成了众包,但二者之间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宝洁公司负责科技创新的副总裁Larry Huston评价道,“外包是指我们雇佣人员提供服务,劳资双方的关系到此为止,其实和雇佣关系没什么两样。但是现在我们的做法是从外部吸引人才的参与,使他们参与到这广阔的创新与合作过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Huston一语道破众包和外包的区别—众包的核心包含着与用户共创价值的理念。
众协模式是指,聚集在一起的社会智力资源,依靠众协平台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协调和管理工具,进行协同生产,顺利交易的一种互联网化协作模式。
2014年3月资深项目管理人贾小龙基于对行业的多年认识和理解提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众协Synergy sourcing概念。
现在认为众协平台能够协同社会资源合作中的弊端,平台应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协同能力:
1、信用协同,社会化资源的合作的信用障碍,让用人方能够快速的识别个人能力,降低交易风险。
2、资源价格协同,为智力资源定价提供依据,为智力资源在公共市场上提供一套较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参考体系。
3、管理协同,基于互联网化项目管理工具及协同工作软件,让交易双方能够协同工办公,协同会议,时时掌握项目资源的配置及运用情况。
协同,是指资源高效匹配的动作,指高效匹配,高效成交,快速加入生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